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,近日,河南省教育厅组织实施“国培计划(2021)”——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。培训项目包含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、重点区域领域帮扶培训、市县教师培训团队研修、农村校园长领导力培训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五大类。
记者了解到,各类项目原则上应于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,具体培训时间、地点由133个承训单位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,结合实际进行安排。对于因疫情防控等特殊情况不能于年底前完成的项目,承训单位须向有关项目执行办公室提出书面延期申请,获批后最迟于2022年4月底前完成。
精准选派参训教师,建立选育用评机制
各市县按照参训教师遴选条件,根据各项目分配名额,做好各类项目参训教师的选派工作,确保足额完成下达的指标,并于9月5日前通过河南省教师教育网完成所有项目参训教师遴选工作。要合理规定本周期内教师参加“国培计划”的限制次数,杜绝重复培训,培训指标要向农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。因地制宜建立教师“选育用评”实施方案,合理安排训后任务,将教师培训成果、引领作用发挥等与市县教育教学成果评选、名师骨干教师等挂钩并予以认定,实现培训一人、提升一校、引领一区的目标。要加大选育用评研究和支持力度,将训后跟踪指导与参训教师“用评”环节有机结合,推动参训教师边学习、边实践、边提升。
丰富完善培训内容,优化健全培训模式
承训单位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师德师风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、幼小衔接、预防校园欺凌等作为教师培训必修内容,以网络课程的形式供参训教师自主学习,集中培训环节不设或少设相关培训内容。提供多学科线上培训课程供农村教师集中研修期间选学。探索“人工智能+教师培训”新模式,实施精准培训,确保教师参加一期培训系统解决一个问题。
高效转化培训成果,健全绩效评价机制
承训单位要指导参训教师成果的产出、汇集、评价与转化,生成一批高质量、用得上的精品课程资源,分类打造一批培训成果转化的示范校和示范县。省教育厅将实行项目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,建立优秀、合格和不合格的评价等级,对不合格的项目单位进行淘汰,3年内不能申报承担“国培计划”同类项目。
同时,各承训单位要加强经费使用监管,完善项目预决算,严格经费报销,提高经费使用效益,确保专款专用。各地、各单位要及时总结宣传推广“国培计划”中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,凝练具有河南特色的教师培训文化,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。(记者 安艳鸽)